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國民教育與黨化教育

進步教育無進步 國民教育問民心

2012年8月14日《信報》
林行止 林行止專欄

一、不管是不是政治任務,此時此地,特區政府推動作為學校國民教育教學單元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都是政治不正確的;它對中國共產黨隱惡揚善以偏概全式的陳述,等於要向香港學生灌輸中共是永遠正確及無私為民的政黨,那與事實的落差實在太顯著。從宣傳角度看,由於中國憲法明文規定中共一黨專制,編撰這種在自由社會看來充滿偏見不符事實的「教材」,有其理據,卻非大多數港人所能認同;而在回歸十五年之後,國力如日中天意氣風發的祖國要在香港假落實「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增強學子(和港人)對國情的認識,理所當然,筆者絕不反對;但教材內容不可偏狹失實—對香港人(以至內地人)進行這種教育,長期而言,可能會帶來災難性後果,這正是何以筆者要說貫徹如此內容的教材,是政治不正確的原因!

在距今整整八十年前的一九三二年六月五日,胡適主辦的《獨立評論》周刊(東京東豐書店六十年代翻印)第三期發表叔永(著名科學家、主張科學立國的任鴻雋〔一八八六—一九六一〕)的短論〈黨化教育可能的嗎?〉,顧題思文,本文是因為民國政府成立後推行「黨化教育」(黨當然是指國民黨),應否切實推行,「成為教育界一個重要問題」。作者認為「把黨的主義或主張,融合在教課中間,使他漸漸的浸灌到學生的腦筋裏去」,是絕對錯誤的做法,因為「教育的目的與黨的目的完全不同」,以教育的目的在培育「一個全人的發展」,黨的目的,「則在信徒的造成。」還有,「教育以人為本位的,黨是以組織為本位的……,設私人與組織的利益有衝突的時候,自然要犧牲私人的利益……。」叔永接着強調要教育學生有獨立自信的精神,而這與黨的立場(一切以黨意為依歸)背馳;要維護對黨的信仰,便不能有自由討論與研究,愚昧落伍是無可避免的結果。作者的結論是:「黨化與教育,是不能並立的,有了黨化,便沒了教育;反過來說,要有教育,先取消黨化。」
...
政府未全面考慮清楚並做好應變措施便推行《中國模式》的另一深遠後患是,在此科技時代,港人反對之聲可說即時傳遍內地網絡,影響可大可小—內地網民也許認為香港人的反對大有道理,可是,何以內地人數十年來卻要無條件接受不盡不實的「黨化教育」?在內地民眾與地方政府衝突日有所聞及官員貪腐新聞不絕如縷的現在,內地反對「黨化教育」的民情可能一發難以收拾!

全城反對推行愛國其實是黨化教育,不僅令新政府有無力感的窘態,還可能對內地民眾產生負面影響。這件事的教訓是,推動一項新政策,政府該事前做好全盤考慮。
---

為何「國民教育」會令人覺得會變成「黨化教育」?這可沿於「國」這個模糊不清的稱呼,特別是「中國」。一般而言,常人理解的「國」,就是在某個地域上行使管治權的團體,而地理上的「國」就是該團體的權力範圍。例如美國,就是在北美洲那片土地上管治的政權,現時是民主黨;如果共和黨上台,或其他黨派上台,那個美國仍然是美國。

有時「國」也可單指政權。例如「中國與美國貿易談判」,很明顯意思是「中國的政權」和「美國的政權」代表談判,而不是指那兩片土地。

地理上的中國,現時管治的政權是「中国共产党」。問題出在於,中国共产党立國時,為這個政權的權力範圍(「國」),取了一個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簡稱「中国」。從這個意義上講,假如(我是說假如,不要抓我)有一日中国共产党不再在這片土地上執政,那麼「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亦不存在。因此,在大陸的意識裡,「党」和「国」根本上是同一件事,「党」即是「国」。

根據現行制度下,香港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轄並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這點倒無可爭辯。但「中国」是否就是「中國」?對於一般人來說,「中國」是自五千年前,起源於黃河流域,一直繁衍至今的一個民族;中間經歷了多個朝代,但無論是「三國」、「漢」或「唐」,人們一律皆視為「中國」。很明顯,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乃超越政權的,只要在這片土地上發展的文化,人們一般以「中國」視之;而我們一般認識的「中國文化」,實是自五千年前以來一路積累下來的那個中國的文化。因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然是現代中國的政權,但其本身並不等同整個中國,最多只是其中一個朝代。就像美國,無論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我們仍然視該國家為「美國」。

矛盾點就在這裡產生。對香港人而言,多少都為五千年的「中國文化」(主要是華夏文化)感到自豪。 但經過100年的殖民地統治,香港己建立與中国大陸截然不同的文化。也許兩者源頭是一樣的,但現實是發展至今兩者已成為完全不同的支流。對香港人來講,要熱愛中國文化,一般無異議;就算是外藉人士,既於香港定居,須認識當地的文化亦不為過,正如美國人都須讀美國史一樣。但當有人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等同於「中國文化」,則很多人都會感不以為然。正如上面所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本質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而這個「党」的文化,和香港人一直思源的「中國文化」,甚至發展至今的「香港文化」根本上有天淵之別。是以「國民教育」,實是「国民教育」,亦即是「中国共产党教育」,對香港人來說,根本不能接受。

追本溯源,要認識自己的文化,要建立「國民」的認同感,首先是要慎終追遠,要認識這個文化是怎樣建立的。「中華文化」五千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僅60年。香港需要的是普及的「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化」教育,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的「中国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